到底在演什麼? 我的感覺是 這是一部討論到真實與想像的東西

 

magine和reality一直出現 也就是近代文學一個很普遍的概念  傳統文學認為文學就是現實人生的再現 所以發展出偉大的寫實主義  自然主義等等 來表達這些人生問題 例如屠格涅夫 莫泊桑這些人

 

但是現代的作家開始懷疑 到底所謂的真實 有多真實?描述真的百分之百可靠嗎? 當然不可能 所有的描述都是事後拼湊出來的  那裡面有多少美化或失真的成分? 誰知道 因此有了意識流  多重敘述這些東西 例如喬埃斯 當然把這概念表達的淋漓盡致的  莫過於福克納的“喧嘩與騷動”了(英文原名忘了) 裡面用了4個人  4個人講的是同一件事 但是就算把這4種觀點拼湊起來  還是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無法百分之百的確認(因此本書公認難懂難讀嘛)

 

真實人生不就是這樣嗎? 人人其實都是瞎子摸象  只能見到自己見到的那一面 卻自以為全盤了解了 唯一能做的  頂多拼湊了解到70% 80% 卻仍不可能知道100%(我猜gine1986一定會推這段 然後就跳過其他的……)

 

好了 講了這麼多 還是一句都沒提到戲劇 ㄎㄎ  因為我覺得他要表達的就是這個嘛 尤其是劇本中的人  活起來直接與演員互動 讓我想起一本介紹哲學的小說  應該頗有名的吧 “蘇菲的世界” 裡面也是小說人物有了意識  改變創作者的思考 這裡也是類似的狀況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 劇中人的所思所想 也是劇作家的所思所想呀!這是劇作家腦中的7位1體 6個劇中人加他自己 還不都是自己!所有劇中人和他的對話 根本就是他的自言自語嘛!也就是說 雖然劇中人看來好像有意識 但是那不過是劇作家內心的另一面  劇作家和演員永遠是有隔閡的 這巧妙的表現在當演員演出時  劇中人無情的嘲笑 這也是劇作家的嘲笑 因為所有的劇中人  都是劇作家的一部分 而什麼是真實? 什麼是想像?Reality與imagine 它們是絕對的嗎?

 

插話一下 這是現代文學常見的題材 常常有人說現在沒有好作品  胡說八道!不是只有寫戰爭建設那些東西才叫好作品好嗎?這麼基本的東西卻視而不見 只關心那些虛幻傳奇的東西  B 這是這個時代的精神呀 懷疑與解構……好 你們不喜歡  生錯時代了嘛 XD 回到過去呀  普希金的敘事長詩 康拉德的黑暗之心 現代作品真的比不上嗎?(最近寫的那首詩“對話”就有點像這個劇作家與劇中人)

外文劇展2006......Six Characters in Search of an Author......角色與內涵

 

中興大學2006外文劇展

外文劇展2006......Six Characters in Search of an Author......rain and tears

外文劇展2006......Six Characters in Search of an Author......戲劇也是四大文學型式之一嘛

外文劇展2006......Six Characters in Search of an Author......角色與內涵

中興大學2007外文劇展

外文劇展2007......The Children's Hour......1......劇情

外文劇展2007......The Children's Hour......2......小蘿莉連鎖反應

外文劇展2007......The Children's Hour......3......金美齡上了我愛黑澀會!?

中興大學2008外文劇展

外文劇展2008......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1......回顧與第一幕

外文劇展2008......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2......第二幕與第三幕

外文劇展2008......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3......感想

arrow
arrow

    網路艦長日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