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球討論區 討論鄭成功衍生出"我們 你們"的分類 認同話題  原討論串

che

這說法就是對也不對的某種典型,「大部份漢人都有些許原民血統且與原住民通婚和平相處」這過程不太是這麼平順,只怕不比日本或國民政府好太多,跟鄭式企業相比,絕對可怕得多。

「也讓他們有各種基本權利福利 他們也已是目前台灣一般公民了」這部份,我想當時的日本政權或國民政府政權也會真的覺得是這樣,如果是對當時的台灣民眾說:「我」「讓你們有各種基本權利福利」,你們「也」 已是目前台灣「一般」公民了。換成這麼另一種的位置與立場,多少自覺是「台灣人民」的人能接受?我想當時就是很多人不接受。

這情況就是一個例子,很多時候不是刻意要如何,基本上是不自覺的立場問題。我並不是要強調「血緣血統」或者「先來後到」這種可以粗暴分級的劃分,在此我也還不想強調台灣原住民從來才是被我們一直以來壓到無聲聽而不聞的悲慘事實等等。

只是當前如果要鎔鑄真正的「台灣」意識,基本上要小心犯下曾經在這塊土地上發生過的所有粗暴專制,那不是哪幾個誰誰誰的問題,真正巨大的惡往往是在某些歷史條件下,那些習焉不察的普通常識般整體成見。總是想要在任何情境下擔任最悲情的弱勢位置,但又所以「應該要讓我們的意見與立場得遂」的強勢位置;是台灣目前還未超克的一種流行

簡單說,要「我們」「你們」的時候,多要注意;壓迫與被壓迫是多層面的,不可能總是站到最具正當性的「我們」裡面;每個「我們」也都有其需要反省克制的部份,那也就是個進步方向。

那些所謂原住民的族群,總是被當成「我們」嘛?可不是只有稀釋消滅到目前台灣族群血緣裡的平埔族才是當時住在平地的族群,他們的生活方式與思維方式歷史傳統,哪些真的被當成是目前在談「台灣」文化時的核心,而非在邊緣作為奇觀點綴性質部份的呢?

那些新住民的外籍新娘,總是被當成「我們」嘛?深切嚐過那些自以為是文化歧視的目前本島所有住民,是不是真能體認台灣海洋文化的開放面向,而不是同樣有著社會性的勢利眼?不是「我是老闆」,他們是「來賺錢」「讓我請」,「還不是為了生活來賺錢」?所以文化生活習慣的「不同」,就變成「進步/落後」,「繁榮/窮困」的高下?

台灣文化與中國文化已然歧異的論述是可以被建立的,但如果目的與原因,是因為有些覺得不夠好的陋習與強制,所以想要找一條新的路,那如果沒有這麼些自省的意識,只怕就是哪種名字的文化當家,換誰來當教主,都只是熱衷喊著「文成武德一統江湖」同樣的景況。在台灣的一個真正的「我們」,如果是可能的,我相信我們可以,但我們也要加油。

@ @ @ @ @ @ @

圓球討論串 討論到納粹怎麼挑亞利安人的偽科學 che哥的補充解釋  原討論串

che

Physical Anthropology是19世紀到20世紀所「流行」的某種科學,這在當時是被認為某種「進步」或者「較科學」的學門,測量,一直是現代性裡面一個重要的代表動作,測量過即代表某種「掌握」,因為接續的動作就是「分類」,能「分類」是種權力。這在那個時代是代表科學的與進步的,比如英國法國都曾試圖用測量犯罪者的頭顱五官手腳比例,去找出一種「犯罪者類型」。

現在聽起來很無稽,其實搭配「假性的統計學」,這樣的想法現在還在不少人的「常識」範圍裡,比如經過「統計」,哪個人種「大致上」是如何如何之類,畢竟「分類」的那種「掌握」,無論就是覺得「知識」或是「正確」,一直是人性中難以驅除的侵略性與慾念。

回過來說,在納粹時候,可不是憑空發明一種怪異的產物,而是把當時最流行,最是常識的東西納為己用,所有大規模的暴力都是這樣發生的,從最不會被懷疑的「當時常識」出發,回顧時才覺得極端

無論那「常識」是「愛國情操」或「民族尊嚴」,還是「體質人類學」或「市場機制」,甚至「消費者最大」「滿足大眾知的權力」等等。在集體沉默的自我縱容心照不宣之下,走向極端,也早偏離了原本可能中性的可能重要,也可能不的歷史痕跡。

arrow
arrow

    網路艦長日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