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後七日 Seven Days in Heaven

王育麟和劉梓潔2010年的葬禮電影 劉梓潔散文改編
吳朋奉 王莉雯 張詩盈 陳家祥 太保主演

劇情大意 台灣彰化田尾鄉 53歲 在夜市賣CD的林國源去世  他的兒子 在夜市擺攤的大志 女兒 在台北上班的阿梅 一起把他領回家  小女兒人在法國 訂不到機票無法趕回 小女兒的兒子小莊前來奔喪  和林國源交情斐淺的道士阿義 也主動來幫忙 出殯定在七天之後

消息傳開後 眾人紛紛前來致意 一家人也照著習俗照表操課  該哭就哭 該停就停 在騎機車運爸爸大照片回家的路上 阿梅想起  她18歲生日那天 爸爸騎車載她回家 得知這天是她生日後  拿出一個肉粽給她當生日禮物 還坐在後座教她騎車  而現在 爸爸的照片擺在後座 被她載回家

七天過去 爸爸也出殯了 阿梅回到台北的工作 她成了空中飛人  常常坐飛機來往世界各地 幾個月後 阿梅在在酒吧裡告訴死黨  她爸爸掛了 而且時常忘了這回事

飛機上 阿梅見到空服員推著免稅煙酒走過 她提醒自己  回台前要替爸爸買一條黃長壽 這讓她哭了一個半小時

“父後七日”是一位平時在台北上班的女兒 回到鄉下奔喪的奇異之旅  這位女兒就是散文原作者 編劇兼導演的劉梓潔 旅程的奇異之處在於  一方面是女兒與父親的親情 另一方面 是台灣鄉下獨特的“綜藝”喪葬文化  一內一外 一靜一動 架構起“父後七日”的驚奇之旅

阿梅因為成績優秀 英語流俐 得已上台北工作 不常返家  這是許多台灣中南部人的寫照 然而人一定有小時候 人之初是家庭與土地  “父後七日”用的手法與短片小積木屋非常類似 都是見物思人  例如用一首歌帶出父親的職業 還有父女的合唱 以及用靈堂照片  帶出父親與18歲女兒的互動 教育水準不高的父親就是個土直的鄉下人
不擅言詞 對女兒的關心全都用行動表達 看似很囧 卻真心誠意

 

電影心得......128......積木之屋 / 小積木屋 劇情

 

在夜市擺攤的哥哥大志是父親的一絲傳承 不過真正最能表達鄉野特色的  是道士阿義與萬事通阿琴 他們兩人將“綜藝殯葬業”經營的有聲有色  台灣現在的宗教儀式相當有喜感 與天主教基督教東正教系列的莊嚴不同  這在阿梅的“哭爸”演繹的淋漓盡致 葬禮歡樂的十分荒謬

不過這些在“父後七日”都是拿來增色的表象 包括爆漿的罐頭塔  這些是台灣鄉野生活的浮光略影 卻不是“父後七日”真正動人的部分  前面提過 “父後七日”是靠一靜一動支撐起來的 荒謬的外顯  造成動靜之間的反差 才是“父後七日”情感得已有力的關鍵  幾段父女之間的互動回憶 都是因為夾在笑鬧之間 更加有力

電影最後 猛然把時間拉到幾個月後 場景拉到女兒的工作  短短父後七日在鄉下發生了很多事 然而幾個月後 阿梅回到台北  成了世界飛人 卻時常忘記父親死掉這回事 因此使它變得沉重  生活要繼續過下去 但現代的女兒 與鄉下的老父 又有什麼交集呢? 也只有黃長壽香菸了 爸爸可是使用量一天2包的啊

大志接手爸爸賣CD 台北讀書的小莊每週末回來擺攤  小莊這回參加葬禮 與道士的接觸 讓他找到與鄉土聯結的方式  林國源的去世 對許多人都造成了影響 尤其是阿梅與小莊2位城市人

“父後七日”有動有靜 交織的十分出色 原作者親自下海拍電影 絕對功不可沒 只是“父後七日”的劇本太過鬆散 雖然父女親情做的不錯  其他支線卻相當混亂 要表達鄉下的眾生百態 有更好的方法

攝影方面 “父後七日”只是持平 沒有耳目一新的創意  音樂則是“父後七日”成功的一環 電影開始用的猶太歌“Hava Nagila”  與中間出現的許多歌曲 外語 日語 台語配合的極佳  台灣是個接受多元文化的地方 許多看似詭異的組合在台灣都會出現(例如夜市巧克力噴泉) 不愧是後現代主義的寶地

“父後七日”的旁白也不太理想 以敘述者帶動整部電影是常用的手法  只是“父後七日”許多旁白講的事情其實一目瞭然 講出來實在多餘  加上敘述者的口語表達功力不足 假如只保留頭尾的旁白  效果應該會比較好 或是可以學學“字卡大王”王家衛 用文字來表達  反正本來就是散文 用文字表達文字最不會走味

“父後七日”劇本結構鬆散 全劇沒有特別突出之處 卻也抓不太到敗筆  算是能充份運用台灣特色的台灣電影 而且可以看的很歡樂

4星評鑑法 “父後七日”給予2星 73分

英文片名“Seven Days in Heaven”取的不好 不過我一時也想不到更好的

原本的散文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dec/25/today-article1.htm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網路艦長日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