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Cloud Atalas 雲圖“裡,作者米契爾用了美帝的詩人Ralph Waldo Emerson 雷夫.華多.愛默生的名詩-“Brahma 婆羅門“...... TMD,婆你媽,“Brahma“根本就不是什麼“婆羅門“,Brahma是印度教創造之神“梵天“婆羅門是“Brahmin“,意思是跟梵天神溝通的高等人類,也就是祭司,換句話說,Brahmin是跟Brahma溝通的人。前者是人,後者是神,完完全全不一樣!

 

 

這首詩是愛默生的名詩,也有一些中文翻譯,最有名的大概是張愛玲的版本。只是她題目叫做“大神“,至少證明她還知道Brahma是神。很多人翻譯成“婆羅門“,就是完全搞錯了,翻譯成“梵天“才是最為切題的。不過不管怎麼翻,至今找到的版本中,沒有一個徹底翻對,搞懂愛默生在寫什麼的(張愛玲也不例外),一堆望文生義,錯的很好笑,這裡不但要替詩正名,還要替詩正義

 

 

梵天

 

雷夫.華多.愛默生(1856年作)

 

如果血紅殺戮者認為是他殺戮,

或被屠誅者覺得是他受屠誅,

那麼他們對我維繫,傳承,與重現,

的奧妙道理不過所知有限。

 

遙遠或遺忘對我都在近處,

陰影與陽光是同類事物,

隱匿的神祇對我現身,

對我系出同源是羞恥與名聲。

 

那些離棄我的是他們有欠思慮;

當他們飛離我時,我即是羽翼;

我身兼疑問本身與懷疑者,

我就是婆羅門頌唱的聖歌。

 

強大的神祇希冀我的居所,

還有七位聖賢都一無所獲。

只有你,喜愛真美善的溫順者!

將天堂拋在身後,尋得了我。

 

Brahma

 

Ralph Waldo Emerson(1856)

 

If the red slayer think he slays,

Or if the slain think he is slain,

They know not well the subtle ways

I keep, and pass, and turn again.

 

Far or forgot to me is near,

Shadow and sunlight are the same,

The vanished gods to me appear,

And one to me are shame and fame.

 

They reckon ill who leave me out;

When me they fly, I am the wings;

I am the doubter and the doubt,

And I the hymn the Brahmin sings.

 

The strong gods pine for my abode,

And pine in vain the sacred Seven;

But thou, meek lover of the good!

Find me, and turn thy back on heaven.

 

 

英文是偶數與偶數句,奇數與奇數句押韻。翻譯成中文,我改成每兩句押韻。不過這首詩押韻不是重點,內容才是。由於裡頭用了好些印度教的典故,不熟的人自然會望文生義,然後胡亂解讀,翻譯出很好笑的句子來。

 

“梵天“在講什麼呢?它分為四節,每節四行,算是非常工整,它的第一節四行,實在是用字簡單,卻意味深長的的極品“梵天“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是創造之神,萬事萬物都是它的化身。所以不論宰人的,還是被宰的,通通都是祂的一部份,假如宰人的,以為自己很威,或是被宰的,覺得自己很可憐,那都是不了解梵天的奧妙。只是話說回來,人被宰會痛啊!梵天太崇高了,不是人,也沒有人性

 

什麼是“red slayer“?其實就是剎帝利印度教種姓制度裡的戰士階級,基本上是戰士,代表色是“紅色“,紅色是剎帝利的象徵,我譯為“血紅殺戮者“,假如不把“紅色"寫出來,翻成什麼“血腥殺戮者“,就有點跳tone了,至於譯成"生靈毀滅者"之類很威武的稱呼......那就太over了。

 

第二節繼續這個道理,對凡人而言,天差地別的兩件事物,在無所不在,萬物無非自己化身的梵天眼中,什麼都是一樣的,也沒有事物可以對祂隱瞞。第三節繼續,即使你想逃離梵天的掌握,也會發現,連翅膀也是梵天的化身,而且梵天還球員兼裁判,同時扮演懷疑者與懷疑本身,甚至連讚頌它的聖歌,本質上也都是梵天的不同化身而已(一神當無限角用,這點假職老闆可是大大不如呀)。這裡正牌的“Brehmin 婆羅門“出現了,可以作為對照。

 

為了對付最為費解的第四節,我查了一堆印度教神話。什麼是“strong gods“?指的是一堆像死神Yama,火神Agni,與戰神兼雨神Indra這類的神,所以我翻譯成“強大的神祇“。再來就是“sacred Seven“了,本來以為絕對不是什麼“七位聖賢“這麼直接,還由abode居所這個字認為是七重loka天堂,不過看了一下愛默生對印度神話的認知,大致就跟看了一些網路資料的我差不多程度而已,所以......"sacred Seven"大概真的就是印度教的"七位聖賢"吧。

 

所以第四節的意思是,死神火神戰神,還有七隻聖賢這些傢伙,對梵天的家想的要死,無所不用其極想進入,結果梵天都不給進。然而,good真善美的溫順愛好者,把見到天堂的念頭拋在腦後,反而才真的能找到梵天,進入祂的世界。

 

本詩的大意是,萬事萬物都是一體,不要特別追求什麼,當你了解,自己不過是永恆的一部份,那麼你也將成為永恆。

 

愛默生這首詩是寫的很好啦,可是我對這首詩的思想是不贊同的,假如什麼都追求永恆一體,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大家豈不完全喪失掉個體獨立性?(想想馬丁的“萊安娜之歌“)一切都是梵天化身,那麼“你““我“有何分別?我為什麼要為殺人羞愧?我是梵天的化身,被我殺的也是,所以是梵天的左右手互殺,與我無關。一切奴役,剝削,也都是梵天的運行之道,與我無關,不用負責任。

 

A Song for Lya 萊安娜之歌......心靈共享的極致

 

別忘了,對無所不在的梵天來說,陰影與陽光是沒有分別的,但是對渺小的人類來說,下雨和出太陽會沒差嗎?沒差才怪,也別忘記,印度教社會是建立在嚴酷的種姓制度上的,五個階級代代相傳,永無翻身之日,也許在死後的世界沒差,但是在還活著的時候,你是婆羅門,你是剎帝利,你是吠舍,還是首陀羅,或是賤民,會沒有差別嗎?差的可大了!

 

毋庸置疑的好詩,但是思想我無法接受。

arrow
arrow

    網路艦長日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