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台灣人喜愛批評台灣的學生,像是「不用功程度差」、「只會吃喝玩樂」之類的,有些是事實,不過很多也是「沒什麼意義的事實」(例如「有一半的人智力不到平均」,就是所謂沒意義的事實)。當中不少批評者其實本身程度也不太行,只是想透過批評別人,滿足自己的優越感,為批而批的狀況下,笑話應運而生。

一個見鬼的概念  

via 這裡

 

昨天奇摩新聞平台,當中連結的TVBS(個人建議是,奇摩和TVBS這兩個媒體都沒有常看的價值,更佳的替代品比比皆是)報導了這條新聞:超羨慕! 瑞典試辦一天工作6小時

瑞典工時  

 

 

這條新聞也轉載到臉書上,引發一些討論,前幾條留言有這麼一條:

 

「我有一次去劍橋參訪,半夜一點多  進去主棟圖書館查資料,你能想像全是學生,然後找不到位子嗎?我想他們出來肯定很可怕,所以他們的環境讓他們以自己的學校為榮!我們呢?除了抱怨還是抱怨…我不明白為什麼大學畢業就應該有能力在都會區買的起房子?沒本事的本來就是沒人付你高薪。這個世界上帝除了給每個人都一樣是24小時以外,本來就沒有一樣是公平的!

劍橋見鬼 

 

這種觀念相當常見,大意就是台灣員工沒那個價值,所以薪水低生活差也是活該之類的。不過本文並非是要討論這些似是而非的觀點,只是想指出其獵奇之處:半夜一點劍橋圖書館全是學生?

 

劍橋大學圖書館開放時間,不但沒有開到半夜一點,反而晚上十點就關門了。半夜一點見到的滿間學生,真的不是見鬼嗎?

劍橋大學圖書館開放時間

劍橋圖書館十點關門

 

要貶低台灣學生不是不行,但是用這種不實的鬼故事來貶低台灣學生,只能讓真正的強者轉來嘲笑而已。對啦,告訴我這條笑話的就是在大英帝國讀書的強者,人家是真的坐在劍橋圖書館讀過書,不是這種走馬看花的無腦觀光客。

 

我另一位朋友有個說法解釋這種心態第一世界的學校有妄想力場,任何第三世界的居民都會看到他想看到的奇景」。台灣與這些世界一流國家差距最大的,不是硬體,而是統治者與一般居民腦子裡灌的軟體,和歷史沿襲下來的生活模式,沒有思想、觀念上的改變,台灣賺到再多錢,也只是空殼,只懂人云亦云,就像這則留言一樣,而沒有看出關鍵問題並解決處理的能力。

另一位朋友最近的計劃,大家支持一下

 

遺憾的是,思想上的東西一向難搞,讀洋人名校並不是台灣人脫胎換腦的保證,某些第三世界腦袋的留學生,即使得了個第一世界名校的學位,像是哈佛法律博士哥倫比亞法律碩士之類的,回台灣後仍然是使用傳統中國那套「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的思維辦事,甚至選個市長也能講出:「太悶了!選贏給衝撞體制的人教訓」這種鬼話,這種言論聽多了,難怪台灣會成為鬼島,劍橋半夜一點圖書館都是人這種鬼話也一堆人信以為真。

 

「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的當代經典:

宇昌案的回顧與後續:重創的生技產業與友情關係

 

不管台灣的上一代真的多厲害(真的要講,我覺得上兩代更厲害,他們真的是跟共產黨拚生死,才換到上一代有個安居樂業的發展機會),台灣未來要靠的,還是台灣這一代的年輕人,一味批評、貶低這些不敵大環境而普遍意志消沉的國家希望,並不會讓台灣的未來變得更好,只會加速毀滅這個國家。

 

同場加映另一個大學圖書館的經典大爆笑:

凌晨04:30的哈佛圖書館(哈佛圖書館的二十條訓言

整篇都是中國人自創的鬼故事,竟然一大堆人毫無查證能力,四處分享,只能說,這類世界第一流的名校的名號,和哈利波特的意若思鏡一樣,的確有神奇的妄想魔法,能讓出觀眾心中的想法現形。 

 

自己的國家自己救,自己的人生自己創造,別人的笑話......盡情笑!

 

如果你想提升法學素養,不再每次對於該不該有死刑等嚴肅的法律議題只會人云亦云,以下四篇在德國習法的汞燈的文章可以助你快速入門(不過說真的有點難,看不完也不丟臉):

犯罪與刑罰 I

犯罪與刑罰 II

犯罪與刑罰 III-I

犯罪與刑罰 III-II

 

英國名校大學生,例如X教授就讀的牛津大學,該開的party 照開,玩的一點都不會比台灣大學生收斂。

牛津大學趴踢   

arrow
arrow

    網路艦長日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