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為安娜的丈夫辯護,
但大多都是以道德辨證的角度來譴責安娜,同情丈夫的,
這個觀點我在前面已經以各種看法反駁了,
我認為,我的理由已經表達的夠充分了,
不論尊敬的讀者們是否同意,這個問題就到此為止吧。

但是,有一個說法,我卻不能不忽略它的巨大威力,
甚至動搖了我對安娜丈夫的嚴厲譴責,
讓我重新審視安娜與丈夫的關係。
這個問題是為安娜辯護的反面,也就是我之前所說,
造成安娜悲劇的三個核心因素-
“1880年”、“俄羅斯”、“女人”,
而安娜的丈夫,何嘗不是一個時代的犧牲者,
和安娜一樣,但三大悲劇因素改成了-
“1880年”、“俄羅斯”、“男人”。

要講這個問題,不妨從父系社會講起吧,
法語當中,“父親”和“不”的發音是相同的
(寫錯請指正,謝謝,我也不確定。)
也就是說,父系社會的男人,
是從小就在說“不”的環境下長大的,
要糖果吃,“不”,要玩具玩,“不”,
但物質上的拒絕,“不”的威力,
是比不上精神上的不的
(我一直強調精神上,因為精神上的不能滿足,
比起物質上的不能滿足,更令人難以恢復),
這關鍵一點就是,“不”許哭,哭是發洩精神壓力的重要管道,
從小就被教導“男兒有淚不輕彈”的小正太們,
長大成為男人以後,當遇到悲傷或痛苦時,
因為小時候的過度壓抑,也就喪失了表達自己情感能力,
當然,同樣的話再講一句,假設安娜的丈夫生活在今天,
他的正當性就沒有那麼的強烈了,
但安娜的丈夫是個“1880年”的“俄羅斯”“男人”,
這三個因素合起來,才是悲劇真正的核心,
也是為安娜丈夫辯護的重點。

“男人,你的名字是強者”

但強者的背後,卻是血淚和壓抑。
安娜的丈夫是個高級貴族,省長,
想必從小家教甚嚴(合理而且普世的推測吧),
受到的壓抑應該比一般平民之流要多,
因為他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

“男兒有淚不輕彈”,

隨時要保持上流社會男性的優越和自尊,
當然,可想而知,面對妻子的出軌,
怎麼可能表現出一絲一毫的軟弱呢?
他真的如我前面所述,是完全只愛自己的名聲,
不愛安娜的嗎?這苛責未免也太過嚴厲了,
安娜第一次離開小孩出遠門,回到丈夫身邊的時候,
丈夫也的確是有對她展現出親切感的,
但安娜卻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一心只想趕快看小孩,
兒子和丈夫的關係在生活中,一直是競爭母親或妻子的關愛的,
所以如果如此解釋,安娜似乎並沒有盡到一個妻子的義務,
保持和丈夫良好的關係,何況至少表面上,
丈夫對待安娜還不錯。

可我舉一個例子吧,來說明這種丈夫愛安娜,
但安娜不能領情的原因,你(妳)想想,
假設今天你的老師教學認真負責,每天盡心盡力,
不遲到不早退,但是每次你問他問題,
他卻因為自己的學養不夠,無法回答你,
這個時候你再有問題,會怎麼做呢?
正常的做法是,去問別的老師吧?
但如果你去問別的老師這件事,被你這位
認真教學的老師知道了,它會做何感想呢?
“為什麼他不來問我,去問別人了,
難道是我教的不好嗎,不是呀。”
(注意這只是可能發生的一種狀況),
那你本來的老師,和你之間就會有芥蒂產生,
你們之間未來的關係,就不再會和本來一樣合諧了,
而且可能發生的情況是,你會因為這個老師能解答
之前本來老師不能解答的問題,而覺得他比你之前的老師要厲害
(能夠滿足你的求知慾),
所以你可能會動了離開你本來老師的念頭,
去跟隨這一位老師了!換句話說,
“拋棄你本來的老師(雖然他很認真沒錯),追求更多的學問!”,
你的這種行為,這是不是跟某位1880年代的俄羅斯女人很像啊

別否認,夫婦關係和師生關係的神聖性是一樣的!
可是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是什麼?本來的老師有錯嗎?
他是很認真教學的,只是因為學養不足,
成了“不知者”,但是老師沒錯,就等於你有錯嗎?
也說不通呀,你只是因為這個老師沒辦法滿足你“更高深”的需求,
所以你才會另謀高明的,學問的追求和情感精神的追求,
都是人性至高無上的追求。

可是這位你本來的老師,也不願意自己技不如人啊,
他只是因為種種原因,可能是從沒親自接受過名師的教導之類的,
或是受限於“養成環境”,才沒能解答你的,
是的,關鍵終於出來了,“養成環境”,
以安娜的丈夫來說,他的養成環境,1880年的俄羅斯,
並不能提供“安娜的解答”,也就是心靈上的滿足,
只能提供低層一點的物質滿足,榮華富貴的滿足,
可這能全怪丈夫嗎?,不行吧,
一個生活在1880年俄羅斯的男人,侷限性是很大的,
和安娜一樣,安娜受到當時社會對她身為女性的制約,
丈夫也是受到身為男性的制約,所以安娜出軌外遇,
丈夫對她說:“外面都在批評這件事”,
“整個社會輿論都會指指點點”,
這不見得只是為了自己的名聲不好聽,
而是因為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
只能用這種方式傳達自己的難過與不能接受,
就像有些父母明明很愛小孩的,要小孩好好讀書,
出人頭地,結果表達方式不良,“不讀書以後要飯啊!”,
小孩聽了當然不能接受嘛,但其實出發點是好的,
只是講話太難聽了,容易讓人誤會。

不過,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別忘了,
作者托爾斯泰並沒有這樣寫,“安娜的丈夫只是講話不好聽”,
這全都是我們的推測,之前那個推測:“從小家教甚嚴”,
是符合當時社會狀況的,所以可信度比較大,
但這個推測:“講話不好聽”因人而異的機會太大,
說不定只是我們想太多了,安娜的丈夫根本沒有這樣想過,
雖然他平時的確愛安娜沒錯,可一碰上讓自己戴綠帽子的狀況,
就火冒三丈,覺得自己的“男性自尊”受到了打擊,
被妻子背叛了,其實心裡想的還是自己的名聲。

這些都是可能的結果,我們無從得知真相,但是,
如果安娜是個時代與性別的受害者,
那麼安娜的丈夫也同樣是個時代與性別的受害者!

文學賞析課看電影 "浮生一世情" 改編自安娜卡列妮娜
有關安娜卡列妮娜的一些討論 拋磚引玉真有用
有關安娜卡列妮娜的第3篇討論 ~為安娜的丈夫辯護
安娜卡列妮娜第4發 ~ 俄羅斯女性形象的藝術編年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網路艦長日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