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棒球背後 不真實的國家榮譽

Z大於B via 這裡

【2014/9/6 聯合新聞網】 udn運動網發表的第31篇 人氣11381

被轉文到PTT棒球版 

 

仁川亞運近了,棒球這個奪牌熱門項目,最近不意外地再度因為「徵招」鬧得風風雨雨,好不熱鬧。本文不打算對這次事件表達看法,只探討根本問題:為何台灣棒球界多年來如此重視亞運?衍伸出的問題是:為什麼亞運組隊要納入早已成名的球星,以及另一個更費解的問題:假如真得想贏,為何常常不派最佳陣容?

 

1998年亞運開放職業選手參賽以來,整體實力最強的日本對亞運棒球重視有限,往往派出社會人與大學生作為主幹,輔以少數職業球員,打贏算賺到,打輸也沒賠;反倒是台灣與南韓更看重亞運的成績,兩國都靠著兵役制度,得名可以免役的優待條件,吸引優秀球員參賽換取免役,也因此在亞運棒球場上,能見到台韓先後派出當時MLB等級的郭泓志和秋信守大顯神威。

 

棒球在全世界並不是太過熱門的運動,亞洲國家中上得了世界檯面的,不過就是日、韓、台三國,加上實力明顯有一段落差的中國,因此只要打得贏中國,台灣至少也有銅牌,再多一勝即是銀牌,是亞運奪牌期望值非常高的一項。棒球以前有奧運和世界杯,現在有世界棒球經典賽(WBC),亞運不過是地區性的次級賽事,得第一沒什麼,再差也有前三,照理說日本那種態度比較合理,那麼為何台灣仍然如此重視亞運?

 

當然是因為「利大於弊」(不過某些人的利可能是其他人的弊,你知道的)。對知情者而言,亞運的田徑銀牌,意義上比起棒球銀牌寶貴太多,但對一般民眾而言, 「亞運獎牌」是個聽起來很響亮的頭銜,所以政府相關單位自然不能放過這個立功的機會,更何況比起WBC這種MLB的妖魔鬼怪橫行,台灣即使全力出擊也很難打進前四的真正大賽。亞運的成績太好取得,政府需要看得到的政績,棒協需要一個控制選手,不論業餘、中華職棒,以外旅外選手的工具,這些說穿了就是爭奪資源主導權的政治運作,不論棒球界或是選舉界都是類似的,這也是台灣球界為什麼如此重視亞運棒球的原因。

 

然而假如真的很重視,為什麼國家隊選人,常常會有某球員根本不夠格入選的爭議?就像政黨有派系,棒球界也有派系,對於未役球員而言,入選亞運可以換取自由之身,還能收到賬面上90萬新台幣起跳的獎勵,自然是各方派系大老爭奪,獎勵自己子弟兵的良機;而成名球星入隊加強戰力,避免發生連牌都得不了的意外,就是自然而然的結果;當然對於成名球星而言,年底加班賺點年終獎金,何樂而不為?

 

可是台灣棒球界,真的在意自己的實力增進,與台灣棒球在世界上的地位嗎?從棒協與這些前球員變成的大老行為看來,假如真的有心,進展不可能如此緩慢。台灣棒球員自從旅美大增,資訊流通之後,各項技術提升不在話下,制度也慢慢進步,比起來,教練是台灣棒球進步最少的一環,場外技術指導,場上調度都進展有限; 舉個例子,台灣棒球國際賽輸球後,常常聽到教練表示「心理因素」是輸球的原因,那麼台灣教練有想辦法進修運動心理學,解決選手的「心理問題」嗎?顯然是沒有,比起具體的提升專業,強化技術,改善環境,台灣棒球界大老們反而更為重視自己的地位與人脈。

 

棒協這個沒有競爭對手,沒有太大業績壓力,地位微妙的非政府單位,最大的目標也不是「打出最好的成績」,而是「儘量控制台灣棒球資源」。在台灣民眾過度重視「台灣之光」、「為國爭光」的狀況下,棒協掌握組訓權,又擁有兵役這個控制好手的緊箍咒,使得球員們只能合作,即使不想打也無法拒絕,職棒球團也得屈服。

 

短期內棒協、大老的利益共生結構無法打破,所幸目前狀況終究是往好的方向發展,在多數民眾漸漸不過度重視不真實的「國家榮譽」,以及最關鍵的兵役制度取消 之後,棒協喪失最大的武器,不能再一手棒子(兵役),一手胡蘿蔔(免役與獎金),台灣棒球的環境將能向邁進一大步,可喜可賀。看看亞洲棒球第一強國日本, 台灣即使亞運打贏日本10次,也不會讓台灣棒球的實力超越日本,歸根究底,扎實地提升專業,強化實力,健全整體環境,少搞政治鬥爭與小聰明算計,才是台灣棒球興盛的正道。

 

最後感謝Jinbo的啟發使本文能成。

 

* 本文原始觀點來自楓葉仙金波,大家一起來感恩金波讚嘆金波

拜大仙  拜大仙  拜大仙   楓葉仙原文    拜大仙  拜大仙  拜大仙

arrow
arrow

    網路艦長日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