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之墓

1988年 吉卜力工作室高畑勳製作(跟宮崎駿沒什麼關係)的動畫電影

 

劇情大意 1945年日本 有位少年死在火車站 清潔人員在他身上  只找到一個裝糖果的舊鐵罐 鐵罐被丟掉後 清太與節子的靈魂出現  和螢火蟲一起飛舞 他們坐上火車 往過往前進 

 

1944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父親出征(看起來像巡洋艦艦長)  母親在空襲中被炸死的清太(14歲)與節子(4歲) 只好投靠親戚  戰時資源短缺 時間一久 親戚覺得他們是負擔 開始挑三揀四  清太覺得這樣不是辦法 和妹妹搬到廢棄的防空洞住 

 

因為極端缺乏食物 節子營養不良 病情一天比一天嚴重 清太為求生存  偷遍當地農田 有天終於被逮到痛打 他去銀行領出最後的3000元  買好東西給妹妹吃 在銀行才知道日本戰敗投降的消息 妹妹因長期饑餓  神智不清 終於病死 清太把骨灰裝進糖果罐 在火車站貧病交迫下死去 

 

本格派反戰催淚作品啊 T_T

 

只有88分鐘 描述這對兄妹怎麼在短短幾個月間 由擁有光榮的軍人爸爸  和好媽媽的幸福家庭 失去一切(包括生命)的過程 很多細節非常動人  單純以2個小孩的眼光 白描出大戰末期的人情事理

 

螢火蟲之墓最好的部分 就是劇情沒有誇大撒狗血 好人好到讓人痛哭  壞人壞的讓人牙癢癢的做作 角色反應都是面對這類問題時的正常模式  哥哥為了照顧妹妹不能去工作 妹妹年紀小又天真 天天睡覺時痛哭  親戚覺得他們吃閒飯(雖然吞了不少清太帶來的資源) 沒有絕對的好人或壞人  也沒什麼高尚的情操 只是一堆可憐的小人物 為自己的生存求利益而已

 

一開始哥哥就知道媽媽被炸死 但怕傷到妹妹幼小的心靈 一直不敢說  直到2人搬出親戚家住進防空洞 妹妹跟哥哥說 親戚早就告訴她了  清太不禁流下淚來 這段要是不這樣處理 輕輕鬆鬆可以製造一場衝突高潮  妹妹淚流滿面 哥哥憤而搬家 但電影沒有這樣做 而是刻意平淡
哭都不哭出來 反而更顯悲涼 

 

螢火蟲 靈魂 那是無法明言的層次 劇中出現多場螢火蟲  但每場感覺都不一樣 尤其粗糙的2D動畫下 螢火蟲只是一個個光點  但那種光點與2個飄忽魂魄齊飛的畫面 瞬間超脫現實 解脫肉體的磨難  對比留在塵世中的骯髒肉體與骨灰 還要多說什麼嗎? (要是好萊塢拍 一定會有2人死後再見父母的芭樂情節 幸好沒有)

 

螢火蟲之墓的動畫水準 現在看來不過是粗糙的2D 妹妹也不是可愛的小蘿莉(完全不能和千尋比) 但平淡卻尖銳的情節 直指最深層的人心 不需多談  盡在不言中 技術水準是一回事  然而基本的故事 還是決定電影成敗的關鍵  科技不斷進步 經典永遠是經典(話說回來 我覺得1988年吉卜力的技術水準  絕對超過2008年台灣的“海之傳說媽祖” 台灣動畫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啊?)

 

4星評鑑法 非常簡單的故事 刻意壓抑的平淡 不賣弄悲情  悲慘卻不營造價值觀 沒有好人壞人 只有死與活 留給觀眾自己解讀  非常高明的敘事手法 “螢火蟲之墓”給予3星 88分 

 

周星星建議 炸彈(0星)到4星比例為10:40:40:9:1 只有1%電影  值得4星評價 代表足以傳世的經典 所以4星不能濫給 一定要面面俱佳才行

 

原著改編自1967年的小說 電影版後還有電視版 據說把視角改成親戚  比電影更有血有肉 而兄妹也不是那麼天真與無辜 對比衝突更大  沒看過所以不知道好壞 看似仍有不錯的水平

arrow
arrow

    網路艦長日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