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由王建民近況 看中職投手調度

udn運動網發表的第13篇  人氣4圍  轉寄0/列印81/回應7/人氣9378

這幾天台灣最發燒的棒球新聞,大概是王建民在洋基隊的定位,事情的開始是,本來要回小聯盟繼續復健賽的王建民,因為張伯倫被球打傷的關係,緊急回來支援一下牛棚,因為選擇權用完的關係,這下3A不能回去,結果張伯倫也沒事,可以繼續先發,導致王建民卡在大聯盟,沒有先發的空間。

這件事理論上,應該讓台灣多數長年的球迷感到好奇,畢竟,「先發投手不能後援嗎?」,哪有投手只有先發會投球,不是先發就不會投球的道理?實際上,長年習慣先發的大聯盟投手,要他一時改為中繼後援,還真的會不適應,不過這件事在台灣的職棒長期以來一直受到漠視,所以看到眾多球迷對於「習慣先發會不適應後援」的狀況,這麼理所當然的接受,我個人是非常納悶的,也許是台灣球迷對新知的接受能力,遠超乎我的想像。

為什麼先發會不適應後援呢?一來是調整的問題,很多人以為打棒球調度和打電動玩具一樣,這是大錯特錯,大聯盟的先發投手調整有一套非常固定的機制,大聯盟先發投手是投一休四,那「休四」就是調整期,有固定的時程,什麼時候休息,什麼時候牛棚練投,投幾球,什麼時候體能訓練,練多少,都非常固定,這是為了幫助先發投手調整,維持最好的體能狀態和投球手感,應付每5天一次大量球數的投球,然後再一個5天週期,要是不這樣規律的調整,先發投手絕對無法應付漫長的球季,就算沒有手爆掉或累死,也會嚴重影響投球的品質。

球迷能看到的,只是投手在比賽時對打者投球,事實上,投手沒有出賽時並不是閒著發呆,要時時保持在最佳狀態,以備不時之需,而這些幕後看不見的調整,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調整得宜,人人是打火英雄,調整失當,人人是提油縱火,當球迷看到投手的好表現,不要忘記這其中也有教練調整的功勞,當投手場場爆炸,也不要一味指責投手,可能是幕後的體能教練或投手教練出了問題,例如今年兄弟象隊春訓,投手就因為教練菜單負荷太重,造成開季人人提油桶上場的悲慘後果。

先發不適應後援,二來是因為後援投手的任務與先發很不一樣,先發投手要求的是固定出賽,長局數,多球數,以及不錯的品質,後援投手分很多種,大致上出賽不固定,局數短,單場用球少,然而更重要的是,熱身要快,時機一到就要趕快上場,否則等到熱身完,比賽也打完了,這種後援再厲害都無法使用。

先發與後援還有一點不同,就是先發投手開始投球時,壘上一定沒有人,可以按自己節奏,不用考慮太多,中繼後援就不一樣,常常要上場解決前任投手留下的危機局面,在壘上有人的情形下投球,這時更要馬上進入狀況,否則等到回過神來,熱身完畢,壘上跑者也回來了,習慣先發的投手,習慣由壘上無人開始投球,可能會不適應馬上要面對壘上有人的威脅,例如興農牛隊陽建福,習慣先發又熱身慢,所以幾次國際賽的後援表現都不太理想。

投手的調整,可想而知是分工精細的職棒季賽才有的產物,短期賽誰狀況好就誰上,人人都可以又先發又後援,但假如長期的職棒季賽也用這種調度思維,絕對會死的很難看,這點在中華職棒就很明顯,對比先發轉後援,或是後援轉先發都步步為營,小心謹慎的美國大聯盟,中華職棒比起之前雖有進步,相比之下投手角色的轉換仍然十分粗糙,不少投手一下中繼,一下先發,又不定期後援,甚至還有長期投短局數的投手,突然變成先發,這些缺乏規劃的調度,都會嚴重影響投手的調整,進而影響投手的場上表現,最後受害的,就是球隊的整體戰績。

會有這些問題,一方面是許多台灣教練的戰略與戰術運用,還停留在短期國際賽那套舊思維,無法跟上現代化的腳步,也就是李來發對旅日名教莊勝雄有感而發的:「人家已經上太空,我們還在殺豬公」,這部分除了要求教練學習長進外,別無他法,因為整體環境的問題,不是開除誰可以解決的,另一方面,國內球團投手戰力的缺乏,也是助長胡亂調度的原凶,當你手下就那幾個投手可以用,也只好來個「風火輪」(希望再也不要見到這種調度模式),建立完整的二軍,更多固定的比賽,不隨便解約投手,這些都是建立正確投手調度模式,不可或缺的要素。

王建民呢?現在洋基的問題就是「5個坑卻有6個蘿蔔」,事實上任何球隊在任何時候,能有足夠的蘿蔔去塞坑都是幸福的事,通常是坑多蘿蔔少,不夠塞,洋基的蘿蔔會一直比坑多嗎?絕對是不可能的事,「先發永遠不嫌多」是每位教練的夢想,「先發常常不夠多」是實際上的常態,王建民假如球威還在,不會沒有他的位置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網路艦長日誌 的頭像
    網路艦長日誌

    重重雷區的網路艦長日誌

    網路艦長日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