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費雯不要再有下一篇廢文  

2011年發生的日本福島核災,是繼1986年前蘇聯車諾比事件後第二起「七級事故」(核子事故的最嚴重等級),至今已經3年。最近一篇回顧論文(review)整理了福島核災對甲狀腺的影響,比較福島災區與日本其他未受災地區的異同,以及福島與車諾比事故之後的甲狀腺癌機率。

A review of the Fukushima nuclear reactor accident: radiation effects on the thyroid and strategies for prevention

 

論文提到,1986年出事的車諾比1986到1988年的甲狀腺癌發生率是百萬分之1,直到1990年開始增加最高在白俄羅斯達到百萬分之40,而2002年之後降回百萬分之1到2;福島目前未成年人(0到18歲)甲狀腺癌的盛行率是百萬分之313(28萬多人的普查)和日本其他3個縣的4000多人抽查結果相比,並沒有差別;福島的輻射暴露量比車諾比低很多,但福島的甲狀腺癌比率比車諾比高可能是因為現在的檢驗技術比過去更加精確,而不是真的比較高(現在日本15到19歲的年度發生率是百萬分之6.4)。

 

車諾比發生率與福島盛行率  

 

台灣也有新聞報導這篇論文,可惜這篇自由時報的新聞,標題「核災後 福島罹甲狀腺癌率攀升」就是錯的,比起日本其他地區,福島縣目前未成年人的甲狀腺癌盛行率並沒有顯著差異,所以得到甲狀腺癌的機率並未攀升;理由應該是,甲狀腺癌從輻射暴露開始到發病被觀察到,需要一段時間,福島核災至今只有2年多,還沒有進入發生率增加的時程,這也和車諾比事件後的狀況吻合:1986年車諾比核災,直到1990年甲狀腺癌發生率才開始增加。

核災後 福島罹甲狀腺癌率攀升

 

因此新聞中專家強調的:「福島核災尚未結束對人體的影響才要開始」相當正確,核災對甲狀腺癌的影響的確是還沒正式開始;在標題之外,新聞第一段犯了一個致命錯誤:「日本福島核災後,兒童與青少年罹患甲狀腺癌的比例每百萬人達三百一十三例,是車諾比事故高峰、四十例的近八倍」,論文兩個數據都有,意思卻根本不是這樣。

 

第一是「時程」,百萬分之40是車諾比事件發生數年後的高峰期,而百萬分之313是福島至今還沒有進入影響期的數據,兩者時程不同,代表的意義也不同;第二是這兩個數據根本不一樣,所以完全不能直接比較,車諾比高峰的百萬分之40是「發生率(incidence)」,福島的百萬分之313是「盛行率(prevalence)」,發生率是「新增」,盛行率是「累計總合」,兩者牛頭馬嘴,不能湊在一塊比較。

盛行率(prevalence)與發生率(incidence)

 
 

 

第三,現代的檢驗技術比當年進步,有些本來測不到的,現在可以被找到,這是論文猜測,為什麼福島的輻射量遠比車諾比低,福島甲狀腺癌的比率卻高於車諾比的原因(現在日本全國的發生率明顯高過2002年恢復正常的車諾比),因此這個數據也要和使用同樣技術檢查的其他地區比較,而結果是沒差;事實上,根據車諾比的經驗,以及甲狀腺癌正常的發展時間推估,數年後福島應該會有看似很嚇人的幾千盛行率數據跑出來。

 

我不太喜歡「打臉」這個詞,所以我不會說我打臉這篇錯很大的自由新聞,畢竟大家出於善意,講錯糾正就好,沒什麼大不了。不過某些人不是這樣,他們對於抓別人的小錯誤有種莫名的樂趣,成天想著怎麼打臉別人,偏偏有些人的打臉技術實在不怎麼高明,常常自以為瞄準臉打,打下去打到空氣,反而給路人看笑話,例如這位我之前寫過回顧的歿神。

歿術士之終極解碼-歿式學術論

 

反反核社團「核能流言終結者」的大將、永和急先鋒歿神,一見豬油奇聞,見獵心喜的老毛病又犯,引用第一段狠狠打下去(但是引文不列出處,不合學術道德,好孩子不要學),然而真正大錯特錯的部分,如我上頭指出的,他完全看不懂,因此揮了個大空棒,根本沒打中要害,反而提出詭異的「癌症潛伏期」說法,來「打臉」說甲狀腺癌的潛伏期最短五年,所以癌症率根本沒有上升。

反核哈哈哈(三十)--福島的兒童甲狀腺癌

 

實際上人家說的是:「福島核災尚未結束對人體的影響才要開始」,根本無誤,盛行率、發生率混用這麼大一顆球卻揮不到;戰半天甲狀腺癌不會這麼快出現,反而證明對方對人體的影響才要開始是對的,不但沒揮到球,還打到自己的臉。癌症潛伏期更是爭議很大的說法,幾位大大討論了好幾天,希望哪位能好心寫個文章出來解釋清楚,不然實在是模糊難解。不過雖然歿神筆下的潛伏期牽扯出這樁案外案,可以確定的是,歿神對於癌症這方面的學問,完全大外行。

 

歿神揮個大空棒  

 

我對「癌症潛伏期」的初步看法是,的確有人這樣用,但是它跟習慣上廣為使用的傳染病潛伏期,意義相當不同,使用時要先講清楚定義,以免讀者誤解,看到別人這樣寫,也務必要搞清楚別人的定義,才不至於望文生義,引發誤會;必須特別注意的是,同樣一個「癌症潛伏期」名詞,定義有很多個。

 

似乎核子業界講的「癌症潛伏期」,意思是「從暴露於輻射後,到產生症狀並被發現的這段時間,所以甲狀腺癌潛伏期五年的意思,其實是「某次事件發生,經過五年之後,當地的甲狀腺癌開始出現」。但是過去五年開始發病的經驗,在細節機制未知的情況下,可以直接用來預測未來也是五年後開始發病嗎?當然是不可以,記錄只能參考,我們對相關領域的知識所知仍相當有限,任何一個有基本科學素養的人都不會這樣武斷的推論。

 

兩篇解釋與討論癌症潛伏期的文章,非常有參考價值,不過當中觀點我不100%背書。

淺談癌症潛伏期(一)

淺談癌症潛伏期(二)

 

接下來歿神彷彿左臉被打不夠,繼續主動把右臉伸出來,又提出「即使是這個數字,也並不見得就比日本其他地方高」。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歿神提出「不比日本其他地方高」的竟然是「甲狀腺結節」和「甲狀腺囊腫」……我們明明在討論的是「甲狀腺癌」,和「結節(nodule)」與「囊腫(cyst)」根本是兩回事,就像LP和雞腿是不同的東西,混為一談只能證明作者歿神,還有他朋友的程度。

什麼是甲狀腺囊種? - 馬偕醫院家庭醫學科

 

歿神四不像  

 

順帶一提,結節與囊腫的資料是歿神從原子能委員會的報告抄來的,那篇報告最好笑的是沒有寫完,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公務員趕下班,只寫一頁的關係。它的問題二:「核子事故後,日本福島縣兒童及青少年罹患甲狀腺癌風險會增加嗎?」,寫了一堆福島的數據,卻沒有舉出其他地方做比較,怎麼能回答問題?實際上答案是符合預期的「至今不會」,在最近這篇回顧論文裡講得很清楚。可憐,一知半解只能東抄西抄,湊個四不像。

原子能委員會報告區

日本福島核子事故後之健康效應 - 對兒童及青少年甲狀腺影響

 

這些資料看下來,感想是,反核人士常常胡言亂語,但反反核人士也沒高明到哪裡去,重點在,「反反」不等於正;希望台灣不管是飯盒還是永和人都能認清,核能不是純科學問題。對我來說,找出別人的錯誤,抽絲剝繭釐清事實,增長知識,比起無謂的反核和反反核,是更有意義的事。

 

附上一篇「文青別鬼扯」等級的反核文章

不只是罹患比例──福島甲狀腺檢查之解讀、回顧與近況

arrow
arrow

    網路艦長日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