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i-voting中的角色錯亂

Mouth Cannon  via 這裡

柯文哲當選台北市長後,第一項實施的具體政見是「i-voting」,史上第一次讓市民直選局處首長(勞動局長),然而過程卻爭議不斷,批評排山倒海而來,直到終於選出賴香伶,仍然餘波不斷。

 

勞動局長的票選過程大致如下:選前柯文哲承諾i-voting政策,並組成遴選委員會,市長當選後,由委員會決定5位候選人,再讓登記的民眾投票,選出一位候選人成為局長。最大的爭議點在決定局長候選人的遴選委員會,它由大量理事長與教授組成,充斥偏資方的老人,被批評代表性偏頗,而當委員會把候選人中人氣很高的新鄉民女神賴香伶排除於決選名單時,火山爆發。

 

柯文哲比起一般政客最可貴的,是他虛心納諫,改進速度驚人。對於勞動局長遴選的缺失,他提出4點自我檢討:第一、委員會選前組成,只能找到柯的支持者;第二、許多委員要求匿名以策安全;第三、遴選委員可以中途退出轉為候選人;第四、委員會組成偏頗。由這4點可以看出,柯文哲確實了解這次過程中的缺失,不過,犯下這些錯誤的柯文哲與李應元,需要負起全部責任嗎?

柯文哲4點檢討

 

賴香伶當選局長後,許多遴選過程中的角力也逐漸為人所知。李應元《我們從i-voting上的民主課》與苦勞網孫窮理《I-Voting中的政治操作》兩文,大致可以代表柯文哲與部分勞動團體的觀點。雙方都提到,選戰期間組成委員會的過程中遭遇很大困難,許多受到邀請與詢問的相關人士,出於有藍營背景、害怕秋後算賬、為保持中立、不願意被政治利用等理由,拒絕加入柯文哲的遴選委員會,或是介入討論遴選辦法。

 

苦勞網指責遴選委員會黑箱作業,獨厚某些人,但另一方面看來,這個指控就像馬英九總統指責立法院無法通過服貿一樣莫名其妙。對於一般大眾這些局外人來講,當然可以怪罪柯辦沒把事情處理好,搞出一堆問題,然而苦勞網等等勞動團體與相關人士,在當初辦法未盡完善,遴選委員會名單也尚未決定之際,又做了什麼來避免這些缺失發生?

 

馬總統當初派人去談出問題重重的服貿協議,丟給立法院逼立委硬是通過,造成劇烈的反彈,卻仍有臉指責立委們辦事不力。而勞動局長與這些勞動團體、工運份子切身相關,若是真的在乎自己的權益,本該在事前就熱烈參與遴選委員會,介入遴選辦法的討論,而非事前愛理不理,等到事後不意外出了差錯,再痛心疾首早知道。

 

柯文哲當初開出的條件不能說不優厚,一項缺失「遴選委員可以中途退出轉為候選人」,其實是開給遴選委員很大的後門,只是如此有誠意之下,這些相關人等若是有藍營背景因此支持連勝文就算了;剩下的要不明哲保身,我最中立都不得罪;要不我最清高,不想被政治利用;或是不敢出面,秋後算賬好可怕;甚至根本「我看你柯文哲反正也不會當選,幹嘛理你浪費我的時間」。

 

柯文哲選前組成的遴選委員會,確實政治目的濃厚,畢竟只要加入委員會,就意謂認同柯文哲的理念,等於成為支持者,變相替柯文哲站台助選,假如柯文哲落選,難保不會受到報復。然而柯文哲要是落選,他本人只會在蔡正元、羅淑蕾、費鴻泰、蘇清泉這票PK大隊輪番痛擊下體無完膚,死的更慘;政治表態當然是一種被利用,但政治是互相的,假如不展現利用價值,又能交易到什麼成果呢?

 

可喜可賀,可喜可賀。會鬧的小孩有糖吃,新鄉民女神賴香伶仍然如願當選了勞動局長,讓這場角色錯亂的肥皂劇,在第一幕結束時有個喜劇收尾。這場戲將繼續演下去,只是當劇評時講得頭頭是道的評論家,真的進了場擔任主角演戲時,能否稱職的扮演演員,以免喜劇開場,悲劇收尾,就不得而知了。

arrow
arrow

    網路艦長日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