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udn新聞網刊出的第4篇投書 舊文 原文在張伯倫 先發初體驗回顧
後來我有寫第2場先發 不知為何沒登 大概是表格太麻煩了

洋基投手張伯倫(Joba Chamberlain),今日投完生涯的第二場先發,在這個時機,我們回顧他生涯第一次先發,於主場面對藍鳥隊的比賽,還有,更早之前的張伯倫。


張伯倫,這位幫助洋基守住多場勝利的前任八局佈局投手(set-up man),大學時代卻是個先發投手,也受過嚴重的傷,2006年選秀進入洋基隊後,一直擔任先發投手的工作;但洋基於去年2007年季中,因為實在缺乏有力的中繼投手,來守住先發退場,到終結者李維拉第9局上場的這段局數,一直被當先發陪養的張伯倫,只經過短短一年小聯盟歷練,提早登上了大聯盟;一投之下,驚為天人,平均超過96mph的快速球,加上水準極佳的滑球,輕易三振打者,加上三振完那誇張的動作,就是我們有印象以來的張伯倫。


本季洋基隊季前在完全沒補強先發投手下,面臨巨大的危機,寄以厚望的新人休斯和甘迺迪,除了成績不振外,先後進傷兵名單,給了瑞斯納搶下一席先發的機會,但另一位先發缺,洋基決定直接讓張伯倫接手,提早在6月就讓張伯倫進入輪值,經過幾場長中繼後,於主場第一度先發,面對藍鳥隊的王牌哈勒戴。


賽前張伯倫被設定投到65球,而他在之前平均一局用球數,是16點多,換句話說,頂多投4局左右。


關於球路與球速方面,後援投手因為投球數短,面對打者少,可以盡量投自己最厲害的球路,盡情飆球速,不用擔心體力的問題,但是先發投手,通常要面對打者三輪,投到80球以上,如果和後援使用一樣投球模式,一來體力不能維持,二來打者容易適應,所以一般先發投手至少要有3種球路,球速也不如後援能顆顆豪速對決。


張伯倫除了前面提過,水準極佳的快速球與滑球外,還有使用甚少的曲球,以及幾乎不會用到的變速球,他的快速球是四縫線快速球(4-seamer),據說最近還學了二縫線的伸卡球。所以張伯倫轉先發,要觀察的重點就是球速降了多少,以及變化球使用量。


結果第一局,張伯倫雖然球速威猛,但是控制很差,先投到2好3壞,再保送首棒打者,接著第二棒又是2好3壞,雖然以滑球三振解決,第三棒卻接連發生投手犯規和捕手捕逸,在沒被安打之下,失掉第1分,隨後控球仍不見起色,第一局就用掉38球。


張伯倫的父親在旁邊接受訪問表示,張伯倫對於生涯首度先發,非常興奮與緊張。可能是因為太緊張了,張伯倫的快速球飛天遁地,毫無控球可言,連帶滑球也失去引誘的效果,第二局恢復水準16球結束,第三局投了8球,連續4壞球保送後,用球數達到62球,退場休息,隨後跑者回來,是他第2分責任失分。


總計面對12位藍鳥打者,雖然投出3次三振,僅有1支滾地安打,卻多達4個保送,只投2.1局62球就退場,包括30個壞球,好壞球比幾乎1比1,控球非常不理想。


不過畢竟是生涯初先發,緊張難免,雖然壞球連連,卻不能一場定生死,還要繼續觀察。重點是,我們以之前提過的先發投手轉換條件,來看看張伯倫投的怎樣。


賽前擔心的球速,這場張伯倫完全沒有問題,根據gameday紀錄,快速球介於92到99mph,多數介於93到97mph,非常夠水準,一直投到接近60球都還有97mph,暫時不用擔心。


體力下降會影響控球嗎?這個問題這場完全得不到解答,因為體力充沛的第一局起,控球就亂七八糟,所以不得而知,還要再觀察。


球路方面,先發投手至少要3種球路,這場張伯倫也用了3種,他第4種球路變速球,仍然沒有出來亮相,而第3種球路曲球,只有少少的2顆,配球和中繼上場仍然沒有改變,快速球46個,滑球14個。


整場62球中快速球占74.19%,仍然以快速球為主。我覺得奇怪的是,第一局38球中,就有高達11個滑球和2個曲球,對於張伯倫這類快速球投手,不太尋常。這類擁有球速作武器的快速球投手,除了整場快速球配球比例超過7成外,通常第一局比賽剛開始,會先建立快速球優勢,以大量快速球為主,隨後才輔以變化球(例如大家看最多的王建民),像這樣第一局變化球比例就高達3分之1,非常罕見,可能與快速球控球不佳有關。


總之,值得紀念的「賈霸初先發」,雖然不怎麼好看,但在控球極差下,也沒被KO退場,未來如何還要繼續觀察(「Joba這名字」,容易讓人聯想到經典科幻片星際大戰第3集「絕地大反攻」裡,塔圖音星球上的土豪)。


至於大家爭論不已的問題,將張伯倫轉先發是否恰當,我們先跳脫洋基團隊,以張伯倫個人發展來看。一般先發投手養成,比後援投手難,原因也就是我之前提的,先發要求的條件比後援多,因此,先發投手轉後援,成功的機會也大,如果已經定型後援,未來要再轉先發,難度不小,尤其這類年輕有頂極潛力的投手,當然是要先以先發培養,如果成功,就是一位優質投手的誕生,假如失敗,不要緊,還可以回後援。


而先發或後援,哪種對球隊貢獻大?固然局局不等值,但是中繼後援一季投到80局已經是極限,先發卻至少能貢獻超過100局,甚至到200局以上的投球量,尤其輪值中有個能吃局數的先發,對投手團隊的貢獻,相信王建民讓大家看得很清楚。


張伯倫第2戰的觀戰重點,除了基本的球數與控球外,他的第三球路曲球,能否有更好的控制,更多使用量,以及第四球路變速球,什麼時候要拿出來用,都值得注意。


當然,張伯倫轉先發不是沒有風險,現在投的虎虎生風的張伯倫,當年只是第41順位被選上(第二輪),就是考量到他的傷病史,這麼快的快速球,還有滑球,都是傷手的球路,與他巨大的體型,以及有點趕鴨子上架的轉先發時機,使他的未來健康充滿了變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網路艦長日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